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今天是:

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梁溪区卫计局2017年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8-11-20 12:01      来源:卫生健康委员会      选择阅读字号:[ ]     

信息索引号 04618780/2018-01973 生成日期 2018-11-20 公开日期 2018-11-20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梁溪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梁溪区卫计局2017年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作计划

一、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全区卫生计生系统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以建设“健康梁溪”为抓手,以深化医改、调整结构、提升能力、健康惠民为主线,通过改革带动、创新驱动、项目牵动、特色推动,放大融合优势,增强内生动力,扎实做好公共卫生、社区卫生、特色医疗、计划生育、爱国卫生、科教人才和综合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推进梁溪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高分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评估、省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区评估,获评省血吸虫病清除达标区。

(一)综合医改纵深推进,试点工作初见成效。一是全面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制定《梁溪区深化医改综合试点2017年工作任务及分工》,召开全区深化医改工作会议。全面完成《梁溪区健康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梁溪区“十三五”卫生与健康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实施等八大类改革工作。二是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在巩固原有医联体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辖区中医、慢性伤口、糖尿病足等专科特色医联体建设。江海、金匮中心先后与市二院、市人民医院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意向协议书》,围绕“八个合一”统筹管理要求,探索多种形式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三是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院长目标责任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2017梁溪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梁溪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运作规则(试行)》等文件,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实质运行。四是保障基本药物配供。配合做好全市药品招标价格谈判工作,有序做好医联体医疗机构间用药衔接,建立健全短缺药品保供机制。药学质控、器械管理质控全面达标。推行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采购药品“两票制”。

(二)爱卫工作全力推进,“健康梁溪”加快建设。一是推进健康融入策略实施。成立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建设健康城市领导小组,部署“健康梁溪”建设工作,制定《梁溪区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完善覆盖社区、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形成多部门协作共促健康城市新格局。二是推进健康促进场所建设。高标准打造毛岸、金宁2个健康示范社区,健康元素融入各行业领域。新创15个健康社区、14家健康单位获省爱委会命名,16家无烟单位获市爱委会命名。新建1个健康主题公园、4条健康步道、2个健康小屋获市健康办命名。三是创新病媒生物防制模式。引入市场运作新模式,签约3家病媒生物防制公司分片服务于16个试点社区。紧扣重点区域科学规范开展灭鼠活动,全年累计投放鼠药6吨,补缺毒饵盒6000个。四是推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开展爱国卫生月和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落实“推广全谷物,健康新时代”全民营养周等大型主题宣传,倡导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获省首届疾控系统膳食营养演讲比赛一等奖;获市爱国卫生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囊括个人一、二等奖。完成6个国家点和2个省级点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工作,完成6个国家点居民烟草流行监测工作。

(三)医疗服务持续改善,医政医管全面加强。一是医院发展提质增效。市八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核评审。市职业病防治医院通过江苏省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资质复核评审。市康复医院承办中国医院协会医疗康复机构管理高峰论坛,引进院士工作站。无锡口腔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专科医院评审,总院(北院)开诊运行。二是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监管。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综合管理,各项评价指标全面达标。持续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医疗责任保险参保率100%。新增非公立医疗机构31家,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占比22.3%。年内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与重大医院感染事故。三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推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40条有效落实,二级公立医院门诊号源全部开放预约,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 天以内,推进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被确认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家,新增市二级医院特色专科5个。组织开展院前急救技能竞赛、能力提升系列讲座、上海医疗专家社区科普梁溪行等活动10余场次。四是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建成“中医诊疗区”16家,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服务率稳步提升。举办梁溪区首届中医药文化节。

(四)公共卫生创新实践,梁溪模式获得肯定。一是着力加强传染病防控。全面实行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达标率100%,传染病流行形势总体平稳。全面推进数字化血防、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探索“1+1+X”红丝带工作联盟工作模式。推进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二是切实提升慢病防控能力。组织开展“三减三健”等专项行动。实施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基层卫生机构“三位一体”服务管理,推广“慢病工作室”模式,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点慢性病综合防控。启动“远离糖足、走向健康”社区糖尿病足筛查公益行动。三是大力推进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制定《梁溪区省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开展多场景、多措施、多部门联合演练。一人荣获全国卫生应急技能竞赛复决赛—突发中毒事件处置单元第一名,助力江苏省代表队夺得团体第一名。高分通过省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区评估。四是整体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优化整合妇幼计生服务资源,成立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各社区卫生中心增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牌子。新建省基层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建设单位3家,推进爱婴医院和医疗机构哺乳室建设。成立梁溪区围产保健协作组和儿童保健协作组。开展“重大妇幼卫生项目提升行动”,二癌检查完成率均超100%。成功举办“女人花 梁溪韵”健康服务月活动。

(五)基层卫生提档升级,服务模式不断转变。一是完善运行机制。制定出台《梁溪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人事分配、人才培养、绩效评价、科学补偿等机制建设。二是夯实发展基础。实施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年改造计划,新黄巷中心建成启用,金星、北大街中心移址建设稳步推进,金匮、江海、刘潭、扬名中心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完成社区卫生仪器设备集中招标采购,共采购各类设备19种81台。区社区卫生临检中心建成投用,通过CLSI专家评审。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启动梁溪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建成省基层卫生特色科室1家,广通中心获评全国优质示范社区卫生中心。荣获市级康复岗位技能竞赛团体、个人二等奖及优胜组织奖。与无锡太湖学院合作,深化黄巷、惠山中心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四是全面落实基本公卫项目。连续四次获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市级考核第一名,省级考核获专家认可。五是推进家庭医生服务。新增江苏省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建设单位1家,江海中心作为无锡市新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单位,在全市率先开展新型个性化签约服务,并获评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举措优秀奖。

(六)计生服务有序实施,“特殊人群”精准帮扶。一是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全面推行个人婚育情况承诺制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全区再生育审批112例,生育服务登记7119例,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控制在110以下。二是严格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启动幸福家庭创建,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信访稳定工作。启动“心灵彩虹”失独家庭心理援助试点项目。三是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位列全市第一、全国及全省前茅。全区16家社区卫生中心设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窗口,为流动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荣获“国家流动人口融合示范社区”1个。四是全面推进“雨露行动”。依托96158平台,为失独家庭提供免费家政、健康管理、就医协调等服务,开通就医绿色通道。

(七)依法行政更加规范,行业监管有力有序。一是加强行业法制建设。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要求,调整政务服务,推行许可、监督及管理职能分离制约和工作衔接机制,推行“窗口收件、内部流传、窗口发放”服务模式。二是推进“互联网+”工作。首创“微型无人机监测平台”,打造“智慧卫监”。梳理确认省政务网8大类197条权力事项,上报“不见面”、“见一次面”服务事项55项。三是积极开展专项行动。针对住宿场所、游泳场所、影剧院、公共浴室等重点场所,开展“蓝盾•春风”、“蓝盾•夏泳”、“蓝盾•秋影”、“蓝盾•冬浴”等专项检查行动。四是扎实开展监督执法。开展医疗机构校验及检查568家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6家,缓期校验5家。查处非法行医案件13起。

(八)科教信息统筹推进,重点载体蓄势发力。一是推进科教载体建设。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无锡儿童康复基地、付小兵院士工作站、上海九院-无锡青少年脊柱侧凸防治专家工作室、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实践基地、南通大学教学医院、无锡太湖学院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落户我区。江海、黄巷中心获评市全科医学示范社区实践基地。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引进医学新技术一等奖1项,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市卫生计生委科研项目结题优秀等次1项。二是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制定“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人才引育和资金管理办法。创新公立医院备案制管理,规范岗位设置管理,建立年度紧缺性专业目录,实行高端及紧缺性人才常态化招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编率较上年提升3.9%。引进高端紧缺人才2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7名。开展“5+3+X”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参加市卫计委组织的英国、加拿大全科医生培训6人,招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13名,获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试第一名1人。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无锡八院建立“银医通”平台、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和完善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康复医院上线护理和康复专科电子病历。配合市卫计委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信息系统”和智能设备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慢性病防控试点工作。

(九)行风建设从严从实,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强化行风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梁溪区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的意见》,切实贯彻落实行风建设“九不准”规定,实行对重大行风问题一票否决制。开展全区医疗卫生系统“远离回扣、廉洁从医”主题专项活动。二是从严问责监督。加强对“三重一大”制度落实情况监督力度,系统内干部调整、工程建设、人事招聘、采购招投标及资源整合过程中财物清理等重大敏感问题,参与相应监督31人次,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季度绩效考核对直属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进行专项督查。三是确保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管,辖区22家直属单位、60家门诊部以上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安全监管网络,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二、2018年工作计划

按照区委一届五次全会和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明确的目标任务,今年全系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全面深化,聚力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把深化综合医改作为促进民生幸福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落实综合医改各项任务目标。一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章程,推动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实质运作。把加强医院党的建设与建立健全治理体系、完善医院管理制度紧密结合。健全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配备公立医院总会计师,突出抓好医疗质量安全、医院民主决策、成本控制等制度建设。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动态调整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水平。主动适应医保打包支付、总额控制下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二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完成金匮、江海中心紧密型医联体项目改造,力争与市人民医院、市二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实现新的突破。推进医联体内部人、财、物、技术、信息、服务、管理一体化,促进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制定完善医联体内部分工协作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推进辖区中医医联体、慢性伤口、糖尿病足等专科特色医联体工作机制。三是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规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合理增补基本药物目录外药品,落实短缺药品信息监测预警和医疗机构分级储备制度。参与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市级价格谈判,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医用耗材和检验检测试剂网上平台采购,规范药品、耗材、试剂等的购销管理。全面实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四是推进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全面实施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成“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开展卫生计生信用体系建设和政务诚信建设。扎实做好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等综合监管,强化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组织实施好重点检查和专项整治,依法查处各类违法案件。

(二)围绕健康惠民,聚力推进“健康梁溪”建设。按照《“健康无锡2030”规划纲要》及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施工图”和“时间表”,合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一是推进落实国家卫生城市复评审工作。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明确各类场所对应管理部门与职责分工,组织召开协调推进会议,成立检查组对照标准开展督查整治行动,不断巩固提高卫生城市创建成效;二是深入推进健康细胞与健康场景建设。积极推进省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和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夯实健康城市工作基础。因地制宜新建或升级一批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小屋等健康场所。全面开展健康素养监测调查,年内全区居民健康素养在2017年基础上提高1—2个百分点。继续巩固无烟场所建设成果,不断夯实健康城市建设基础,助力争创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三是实践运用病媒生物防制新模式。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拓展病媒生物防制新途径,不断提升专业防制水平。继续推进社区毒鼠点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主要病媒生物的密度监测,确保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

(三)围绕持续改善,聚力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梁溪区“十三五”卫生与健康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规划》,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整体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一是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加强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及诊疗规范实施情况监管,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强化诊疗环节质量控制。严格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临床用药管理,继续开展抗菌药物、肿瘤药物、辅助用药专项治理,推进临床药师制度落实。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切实加强医疗废物源头与分类管理。二是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继续推动改善服务40条具体措施有效落实,全面实施预约诊疗、远程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处方点评制度、医患沟通、出院回访8项制度。重点控制不合理检查、治疗和用药行为,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深入推进“平安医院”创建,健全医患矛盾调处工作机制。三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争创省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完成省基层中医诊疗区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新建一批中医馆、中医阁。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拓展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进行动、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和经方推广等活动。

(四)围绕均等可及,聚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能。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均衡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规范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围绕“质量、规范、真实”三大环节,强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提升管理效果。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全科医生在提供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加强项目宣传和问题整改,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在市级考核四连冠、省级考核获好评的基础上,全面备战国家级考核。二是强力推进示范创建工作。继续推进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做好终期评估准备。实施“心灵家园”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增点扩面,争创省级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示范区。深化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推进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制度,推广“慢病工作室”模式,打造“健康管理中心”,继续开展“远离糖足 走向健康”糖尿病足筛查活动,强化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干预和效果评估,深化慢性病管理工作内涵。三是做好传染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控。提高现代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水平,加大二类疫苗的推广力度,提高重点人群接种覆盖率。积极应对处置流感、水痘和手足口病等聚集性疫情,确保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持续推进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强化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四是深化省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巩固建设成果,健全卫生应急体系,完善卫生应急信息平台,强化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全面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五)围绕提档升级,聚力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强化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资源优化,大力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一是推进机构建设提档升级。黄巷中心搬迁后要实现服务效能稳中有升。完成北大街、金星中心移址建设和金匮、江海、刘潭、扬名中心改扩建工程,启动南禅寺中心新址选址。继续推进区社区卫生临检中心建设,适时启动二期放免平台建设。二是长效开展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推进广通、山北中心创建省社区医院,黄巷中心创建省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积极申报创建省基层卫生特色科室和省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建设单位,争创江苏省基层卫生十强区和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新一轮基层骨干人才遴选工作。组织开展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力争在省、市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三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在全区全面推开新型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工作。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和分级诊疗信息系统,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流程再造。落实各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撑政策,调动家庭医生的积极性和签约居民的依从性,

(六)围绕落细落实,聚力优化妇幼计生服务能力。完善妇幼计生体系建设,提升妇幼计生服务能力,依法加强行业监管,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医疗保健服务。一是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创建。提高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大力推进省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和哺乳室建设,巩固爱婴医院建设成效。提升妇幼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妇幼健康学科技术发展和成果转化能力。规范落实高危孕产妇管理和妇幼保健分级管理制度,畅通孕产妇及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不发生可避免孕产妇死亡,完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保质保量做好“两癌”检查等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二是强化妇幼卫生依法监管力度。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严格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的区级初审和监管,确保医疗机构和人员100%持证执业。推进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片区化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提升全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服务能力。三是提升计划生育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新国优和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组织开展“十三五”计划生育工作中期评估。提高生育服务登记和再生育审批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证件办理承诺制。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监测和预警机制,深入开展打击“二非”专项行动,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四是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示范区创建。加强流动人口宣传教育,强化流动人口信息核查,做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全面落实各项计生惠民政策。继续推进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等政策兑现。推进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帮扶项目。继续落实“雨露行动”,推进“心灵彩虹”项目,探索计生特殊家庭心理援助工作。

(七)围绕和谐发展,聚力强化人才科教和行风建设。落实人才“十三五”发展规划,推进信息化建设,严格作风行风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为卫计事业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有利环境。一是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以新一轮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为抓手,贯彻落实好市“科教强卫工程”和区“梁溪英才”计划,重点推进基层卫生、公共卫生、中医药以及高层次、紧缺性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公开招聘、岗位管理、人才评价、激励保障等工作机制。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配合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和提档升级,促进互联互通。推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居民健康智能管理应用示范项目、家庭医生移动签约等项目建设,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撑。三是严格作风行风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先进典型的培育和宣传。统筹推进卫生计生文化建设,严格执行医德考评制度,严格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加强信访举报核查工作,及时回复反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四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以及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等要求,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