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区行政审批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12 15:39 来源:区数据局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04618780/2020-00466 | 生成日期 | 2020-02-12 | 公开日期 | 2020-02-12 |
文件编号 | — — | 发布机构 | 梁溪区行政审批局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 | ||
内容概述 | 2019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一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做好政务服务各项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我区营商环境助力添能。 |
一、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顺利完成第二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承接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24项行政许可事项,通过调整窗口布局,优化审批流程,更新办事指南,进一步提高区市场准入和投资建设领域行政许可事项的集中度,为群众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办事体验。
二是巩固提升“3550”改革成果。在市场准入方面,全市率先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精减环节3个,压缩材料13份,开办企业实现最快1个工作日以内完成。开展名称自主申报,有效缩短了企业登记时限,目前全区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率在90%以上。电子营业执照在205个涉企事项办理中实现“一次验证、全网通用”,2019年发放电子营业执照4660份,占新设企业的48.64%。全面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在线申请、在线认证、在线核准、在线领取电子营业执照或免费快递纸质营业执照,2019年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的企业2800余家,占全年新设企业的29.22%。在全市率先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累计办理简易注销登记2785户,为企业节省公告费用139.25万元。在办理施工许可方面,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证发放实现区内全链条审批,精减环节3个,压缩材料6份,从立项到施工许可证发放48天办结,其中工业类项目(备案)审批时限缩短至20天以内。在全市率先建立“全天候、代办制、双提前”审批服务机制,清名桥历史街区(清名桥-南水仙桥)市政景观照明工程、无锡同创蓝城置业有限公司房地产建设和区建筑垃圾处置场所新建一期工程3个项目做到了当天申请、当天办结,为项目争取时间赢得主动。
2019年全年,全区新设内资企业9690户,同比减少4.64%,新增企业数占全市新增数20.49%,新增企业数全市位列第一,存量企业数全市位列第二;完成投资建设项目审批464项,发放施工许可证56个,解决审批难题66个,为区47个续建项目、33个新开项目、32个储备项目落地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三是打造全市一流政务服务大厅。6月25日区政务服务新大厅正式启用对外服务,大厅常驻窗口部门11个,设162个办事窗口,集中进驻政务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199项,基本实现我区行政审批和高频公共服务事项“应进尽进”。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模式在市场准入和投资建设窗口先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同步筹划构建社会民生“综合一窗”和公安、人社、税务等“专业一窗”对外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7项管理制度,落实多频次的日常巡查和全覆盖的电子监察,运用物联网技术和后台大数据分析手段,将实时办件量、热门事项、排队叫号情况、满意度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通过电子大屏进行实时信息公开,确保大厅管理运转高效、操作规范、标准清晰、考核健全。大厅日均办件量1500余件,按时办结率100%,综合满意率99.86%。
四是加强在线政务平台建设运行。出台《无锡市梁溪区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无锡市梁溪区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对平台运行质量的监控管理,实时指导和解决部门工作人员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平台运行的规范性实效性。积极构建全区监管“一张网”,全区认领监管事项561项,编制行政检查实施清单498项,行政检查实施清单编制覆盖率100%,采集录入行政监管行为数据1628条,在全市七个板块位列第二。
五是创新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全面受理我区建设项目和水利项目的全程电子化开评标工作,顺利承接政府集中采购事项,稳步推进产权交易事项,已办理168宗集体“三资”产权的交易,跨出了我区资产集中管理、公开交易的第一步。2019年,全区公共资源交易404宗,交易额超54.8亿元,节约金额5.63亿元。深化“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实现政府采购供应商库注册“不见面”、工程交易服务缴费、开票“不见面”;升级网上保证金管理系统,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水利工程招投标保证金实现网上代收代退;启用工程建设项目“不见面开标大厅”,完成“三个全市首例”,即全市首例“不见面”开标,全市首例EPC招投标项目和全市首例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招投标。
二、2020年重点工作打算
2020年,要充分发挥区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职能作用,通过整合审批服务资源、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健全审批服务平台、畅通审批服务网络、优化审批服务体验,全面提升全区“放管服”改革成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攻坚“一窗受理”改革全面落地。坚持“最多跑一次”和“一件事一次办”理念,整合进驻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和受理人员,建成“综合窗口+专业窗口”综合受理体系,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同步完成“一窗受理”改革,全面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
二是攻坚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一体运行。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四级四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细化“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各环节标准,推动同一事项全区全差别办理。设置区统一的政务服务标识和主宣传用语,全面落实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提供服务。做好与国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推动全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各业务审批系统数据对接,区各部门运用全区统一的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开展服务。严格政务服务事项运行管理,依托 “互联网+监管”系统,健全政务服务效能督查机制,推动监管信息全程可追溯和一网通享,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攻坚市场准入审批提速增效。推动电子营业执照“一城通用”,发挥电子营业执照身份验证、网上亮照等功能在政务系统中的作用,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府部门间的共享互认,做到“一个部门发照、所有部门流转”。继续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推广企业开办“全链通”平台应用,实现企业设立、刻制公章、涉税事项办理、银行预约开户等企业开办事项的全链条通办,并实现可查询、可追溯,从而大幅提高企业开办的服务效率。
四是攻坚建设项目审批全链覆盖。贯彻落实《无锡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上线运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管理平台,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加快形成以信息共享为条件,以分类审批为基础,以精简环节为前提,以并联审批为机制,以简并事项为方式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力争我区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再提速30%。开展好重大项目服务“成全行动”,构建市、区、街道三级项目联动服务机制,为市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优质服务。
五是攻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突破。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的创新模式,抓好“标前备标、标中协调、标后跟踪”,推广建设项目“不见面”开标形式扩大覆盖面,实现“不见面”开标的常态运作。尝试架构产权租赁“不见面”竞价,以集体资产租赁项目为试点,加快推进“文件无纸化、标书在线传、竞价不见面、过程全留痕”的全流程“不见面”线上交易模式,真正实现交易事项办理“零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