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粒好种子

时间:2021-06-10  来源:梁溪区纪委监委  字体大小: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在这收获成熟,播种希望的时节,已离开我们的袁隆平院士,曾说的这句话再次刷屏了网络,让无数人为之感慨,人们在缅怀这位无双国士的同时,也像播撒的稻种一样,传递着这句话所承载的精神力量。

    正是这力量,让袁隆平把毕生心血浇灌在稻田,把功勋写在大地;也是这力量,让他唯愿自己化作种子,也要让14亿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吃饱饭。今天,当我们纪念这样一位带着梦想去向远方的国之耆宿,不仅有诉不完的怀念、道不尽的哀思,更要像他说的那样“要做一粒好种子”。怎样才能做一粒好种子?我想,这也正是时代留给我们的拷问,而已远去的他曾倾尽一生为我们诠释着答案……

    看啊,他一辈子躬耕于田,90岁高龄还带领科研团队刷新水稻亩产的纪录,让“没有饭吃,饿肚子”的经历永远成了“不可能”。尽管已功成名就,他依旧穿着50元的衬衫,100元的皮鞋,戴着200多元的手表……他把国家奖励的经费拿来做研究,把奖励的别墅改成研发海水稻的实验室……我们在感动和钦佩之余,似乎更应看到,今天,像袁老这种付出不求回报的朴实,已渐渐地被人们淡忘。少付出多回报,甚至是不想付出只想回报,正成为当下个别人渴望实现的“理想状态”。就像某局一位80后的副局长,带着名校光环和组织期望走上领导岗位,工作还没做出多少成绩,就开始痴迷于穿名牌、戴名表、开豪车,出入高档娱乐场所。为了追求所谓的品质生活,不惜利用分管科技企业的权利,违规帮企业申请补贴,注册“影子”公司骗取政府扶持资金,捞取几百万元用于奢靡享受,在挥金如土间亲手葬送光明的事业前途,大好年华就此黯淡,令人扼腕。我不禁感叹,如果他能体悟到袁老那种种子般朴实无华的淡泊之心,断不会落得如此悲惨下场。

    袁老常说:“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看似简单的道理,背后却是那么的不简单。那是一位耄耋老人无数次日夜的贴近大地,双脚坚实地踩在田间地头的痴痴守望;是无数次育种实验失败后的不灰心不放弃,总结经验后的从头再来。正是这些“无数次”,才让“真正的耕耘者”有了一粒改变世界的种子。反观当前个别党员干部,对扑下身子的扎实苦干不屑一顾,对群众的困难疾苦视而不见,却擅长矛盾面前绕着走,功利面前走捷径。就像公安系统某个干警,热衷于经营“形象工程”,对群众报警案件却先是“和稀泥”,后是“拖字诀”,靠着吹嘘伪造工作业绩竟一路提升至某派出所所长。为之瞠目之时,我们或许更应从中反思,党员干部如果慕虚荣、务虚功、图虚名,不愿在基层扎根奉献,不肯做艰苦细致的工作,那到头来只能是无源之水。

    如何做一粒好种子?我已经从袁老身上找到了答案,就是在匆匆的日子里,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简简单单地过生活;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矢志不渝、扎根奉献,轰轰烈烈地干事业;是在人生的旅途中,坚定信念、永不言败,踏踏实实地往前走……

    “当风吹过稻田我们就会想起您。”想起您赤脚下田,穿过麦浪的背景;想起您守望稻芒,捧起稻穗的笑容……愿我们也能做一粒如您一样的好种子,乘着风飞过您的身旁,飞到每粒种子都可以到达的地方,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