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信息化赋能 解锁河道治理新密码
发布时间:2024-11-12 09:11 来源:梁溪生态环境局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化赋能,是基层治理现代化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也是开启多元化管理模式,形成高质高效工作新格局的一项重要步骤。梁溪区黄巷街道积极探索使用无人机参与河道巡检,提升辖区河道治理的工作成效。
破解难题
梁溪区黄巷街道惠山社区范围内有腐乳浜河和新惠河两条主河道,日常巡河主要依赖人工巡查和地面监测,但速度慢,耗时长,也难以覆盖广阔的水域,恶劣天气下还存在安全风险。
黄巷街道充分认识到传统河道巡查方式存在的局限性,自2024年9月起,引入高性能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头和拍照功能,制定详细的巡河路线,通过高点与地面的巡查联动,确保河道问题第一时间发现、上报、化解。
解锁运用
“嗡嗡嗡”,小巧的无人机腾空而起,高空盘旋,时而起落,时而悬停…… 地面上,工作人员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进行远、中、近景拍摄,一边仔细地观察着河面漂浮物、水体颜色等实时画面。
“光靠我们用脚跑,巡查难度大,不能达到全面巡查的效果,如今,有无人机助力,河道巡查配上‘空中卫士’,水面漂浮物、排污口都一览无余,极大地提高了巡查质量与效率。”工作人员有感而发。
取得成效
截至目前,黄巷街道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发现河道蓝藻繁殖过量、落叶厚、河面漂浮物多等问题线索15个,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处理,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巡河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盲区大、耗时长以及问题发现不全、溯源能力弱等问题。
无人机系统的引入,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基层环境治理理念的革新。梁溪区黄巷街道通过“地面+空中”的立体巡查模式,用“科技的翅膀”打通河道治理的“任督二脉”,信息化赋能辖区环境整治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