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故事|梁溪杨氏云薖园
发布时间:2024-11-28 15:00 来源:区档案史志馆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云薖(kē)园为清末无锡籍江南名士杨味云园宅,位于无锡市中心复兴路北侧长大弄5号内,建于1918年,具有江南典型的近代花园住宅风格,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洋建筑在这里完美结合。
旗杆下杨氏:杨味云——出身名门的政商传奇
杨味云(1868—1948),名寿柟(也作“枏”或“楠”),初名寿棫,字味云,以字行,晚号苓泉居士,无锡人。无锡近代史上有荣、唐、杨、薛四大家族,都是近代工商业巨鳄。杨味云的祖上就是其中的杨家。
老年杨味云像
杨味云的伯父杨宗濂(1832—1906)、杨宗瀚(1842—1910)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幕僚,二杨所创的业勤纱厂是无锡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无锡老城北门旗杆下杨家,是锡山杨氏聚居之地,杨宗濂是第九代,后逐渐扩展至道长巷、大长巷、长大弄一带,为晚清至民国时期崛起的望族,与“留芳声巷杨”杨绛一支为族亲关系。杨味云是杨宗濂幼弟杨宗济之子。
杨味云生于北门旗杆下,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二十三年(1897)入其大伯父山西按察使杨宗濂幕府。二十五年(1899)因葬亲回无锡,协助其二伯父杨宗瀚处理业勤纱厂的事务。二十七年(1901)入京城任职内阁中书,次年入大学士孙家鼐幕。二十九(1903)年应商部考试录取,任主事。三十一年(1905),以参赞身份随北洋政府重臣载淳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经济,历时一百五十多天,行程九万里。次年回国后,督率译员翻译有关各国政治经济论著六十馀种,送交宪政编查馆以供参考。三十三年(1907)任农工商部主事,旋升员外郎兼公司注册局总办和商标局总办,参与《奖励公司章程》《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规章的拟订。宣统元年(1909)起,历任度支部丞参兼财政清理处总办,崇陵监修官兼盐政院参议、度支部左参议等职。他拥护清廷的预备立宪,与陈宝琛,劳乃宣等组织宪政促进会。
民国后,杨味云历任盐政处总办、长芦盐运使、粤海关监督、总统府顾问兼财政咨议、山东省财政厅厅长等职。在担任山东财政厅长时,顾毓琇的父亲顾赓明是他的帮办。顾毓琇报考庚款留学,使用的是山东的名额,从而避免了在江苏的激烈竞争。1917年任段祺瑞内阁财政部次长,代行总长职务,成为民国时期官职最高的无锡人。张勋复辟,被任度支部左侍郎署尚书职,因病未就职,1919年当选国会参议员,继周学熙之后担任全国棉业督办,又被推为天津华新纱厂经理,成为北方交通系官僚资本集团的重要人物。1922年,无锡辟为商埠,他奉派回无锡任商埠局督办。是年冬又回北京,任财政部次长兼盐务署署长。
1923年,杨味云退出政坛,专心经营华新实业。他采用包工制招收工人,设大同银号吸收游资充实纱厂资金,获利后又在青岛、唐山等地开办新厂,组成雄踞北方的纺织资本集团。1927年华新集团改组,他以年老退居,任董事。1935年后闲居天津,以诗文自娱。“七七”事变后,他拒不出山,坚决不当汉奸。1948年病逝于天津,终年八十岁,所著有《云在山房类稿》《云迈漫录》《贯华丛录》等。
杨味云八十寿辰时全家留影(1948年摄于天津)
杨味云的妹妹杨令茀是中国早期著名旅美爱国画家。杨味云的妻子是顾毓琇的姑奶奶。杨味云的儿子杨通谊是著名爱国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终身荣誉院士,其妻为荣德生的六女儿、荣毅仁的姐姐荣漱仁。荣毅仁夫人杨鉴清为杨味云侄孙女。
闹市里的安乐窝:云薖园——宦海倦客的园林诗篇
杨味云,这位在政商两界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不仅有着辉煌的仕途和商业成就,还留下了一座承载其人生情怀的云薖园。二十世纪初,宦游生倦的杨味云修建云薖园林为退隐之所,取名“云薖别墅”,位于无锡老城区黄金地段,闹中取静。据杨味云自撰《云薖记》碑文记载,整个园宅分内外两部分。全宅占地四亩。
外园有主体建筑四幢,均为硬山顶传统平房建筑,分别为门厅、轿厅、正厅和后厅。门厅东向,对面原有照墙,面阔三间,硬山顶、有风火墙。大门原为六扇竹丝板门,两侧有细砖垛头,穿堂内另有将军门。轿厅、正厅和后厅均向南,其间有天井相隔。正厅名为保滋堂(今安乐窝),面阔三间、规模宏敞,前后均有轩,屋顶有草架,两壁细砖贴面,裙墙雕刻精美。后厅今已不存,被新建的两层办公楼所代替。正厅东侧另有小院一处,院内有西式两层楼房一幢,名为云薖楼。
云薖园正厅
正厅西为内园,过门厅即为月洞,洞上砖刻“云薖”两字为杨味云手书,端庄中不失闲云野鹤之态。“云薖”即云窠,空旷之处、蜗角之居也,含园主宦游既倦、不忘故里之意。进月洞门为一大天井,靠北即为正厅,过天井又一月洞门,至长廊,即至云薖小园,小池有桥,池水占三分之一。池北裘学楼为两层三开间西洋建筑,因外墙洁白,无锡人称“小白楼”。室内全作西洋式,有壁炉。上层为藏书之处,下层贮列书画、鼎彝、琴剑、香炉、棋枰、笔床、茶灶。据介绍,小白楼是杨味云儿子杨通谊的婚房,很多东西都是从德国运来的,像窗户并非外开式,而是可上下移动。裘学楼西有一阁,旧时可观惠山夕阳美景,故名“晚翠”,下层名“云在山房”。裘学楼东后有一楼。楼上为卧室,曰“杏雨楼”。下为书室,曰“香南精舍”。
月洞门额“云薖”
裘学楼,又名小白楼
西部花园以苓泉池为中心,水池面积虽不大,但因在西北角用曲桥隔成水湾名苓泉,给人以水有源而流长之感。池东伫月亭为观赏花园的最佳之处,联结住宅,形成障景,是住宅与花园的有机连接部分。南、北侧叠石形成两条游龙,蜿蜒迤逦,与亭组合,寓意为双龙戏珠,据悉,杨味云夫妻二人都属龙。花园西南转角处的六角形停琴榭,为欣赏花园的焦点。傍峰有拄笏亭。临池为榭,为停琴。拄笏亭之后,辟为园扉,即通园外了。
1949年以后,云薖园里进驻过纺织工业局、税务局等政府机关。20世纪60年代后,云薖园则是市文化局、市文联的办公用房。除后部有所改造外,大部分都保持着原状原貌。1986年7月,云薖园被列为无锡市文物遗迹控制保护单位,2003年6月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政府按国家政策将云薖园归还杨家,云薖园的后人,身在中国台湾的杨味云的孙子杨世缄,将云薖园修葺如旧,恢复历史原貌。2015年,知名油画家林建受杨世缄之邀入住园中,将杏雨楼作为他的画室。林建在看护好园子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园子的文化活动中,为园子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2024年3月,杨世缄先生将云薖园及其珍藏家族文物无偿捐赠予无锡博物院,以持续弘扬其祖父和父亲的遗愿,维护并充分发挥云薖园的价值与作用,促进家乡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无锡博物院受捐之后,对云薖园进行全体大整修,全力推进云薖园的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和空间转型。11月5日,无锡市民们终于见证了云薖园的焕新归来。
杨世缄向无锡博物院捐赠云薖园
附:杨味云撰《云薖记》
云薖主人,生于山水之乡,长于诗书之林,年二十而出游,走燕赵齐晋梁宋楚越之郊,复涉大瀛海,遍历欧美各国、南洋群岛,行十万里路,仕宦三十年,齿发既衰,始遂初服。归而筑室于城西,以其隙地辟为小圃,而名之曰云薖。既成,属秦子支阝农为之图。云薖之地,广不过四亩,池居三之一,微波沦漪,莹若碧玉。池之上为平台,广三丈许,半为花坞。台之后为楼三楹,曰裘学楼,藏书之所也。下为况梅斋,贮列书画、鼎彝、琴剑、香炉、棋枰、笔床、茶灶。轩窗洞敞,湘帘四垂,吾燕居之地也。楼右有阁,西面惠山,夕阳下时紫翠万状,名之曰晚翠。下为云在山房。俯瞰小沼,红鳞碧藻,澹荡其中,名日苓泉。泉与池通,中跨石梁,亚以朱栏,柳阴磐石,可弈可钓。由裘学楼左转,折而北有小楼,上为卧室,曰杏雨楼。下为书室,曰香南精舍。楼前叠石为峰,状若游龙,蜿蜒迤逦,以趋于东南隅,乃有岩洞,窈如奥如,曰小林屋。傍峰为亭,日拄笏,吾以之望山。临池为榭,日停琴,吾以之伫月。亭之后辟为园扉,额日云薖,以达于外。园至此而尽矣。外此若保滋堂、延秋轩、沧粟斋、云逗楼、修竹吾庐,非云薖之所有,故不图。客笑之曰:“子之居不过数亩耳,无平泉草木之胜,无金谷丝竹之豪。奚足图?”应之曰:“吾身之在天地间,蝣羽耳;吾居之在天地间,蜗角耳。前此数十年,烟榛露蔓,废圃荒池,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今此之苍颜华发,偃仰于芳林碧沼之间者,即昔日钓游之童子也。后此数十年,吾子孙能常保此土其间耶?或他人偃仰其间耶?抑任其荒芜,复化为榛蔓之场耶?吾不得而知也一、适然而居之,即适然而图之,又何容心于大小、寓意于废兴也哉?”客曰:“然。然则子亦适然而记之可矣。”
现代秦岐农纸本设色云薖园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