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梁溪都市工业
发布时间:2023-08-07 16:08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局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工业都芯 LIANGXI 乘势而上
盛夏的梁溪大地,一派火热的拼搏氛围,都市工业“向上生长”的势头更是迅猛。
今天(8月7日),梁溪区都市工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29个项目现场签约,金额164亿元。
这些项目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与梁溪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这是梁溪纵深推动产业强区建设,加快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345”集群,立足梁溪自身优势和梁溪科技城数字领航优势,构建具有“工业上楼”特征的都市工业集群的成效显现与有力宣示。
此次集中签约,项目类型涵盖空天产业、人工智能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总部和基金项目。
这也是梁溪区从去年开始,大力发展都市工业、招引优质项目的一次集中亮相与“检阅”。
现场签约第一批:空天产业、现场签约第二批:人工智能产业、现场签约第三批:高端装备产业、现场签约第四批:总部和基金项目
签约仪式上,物联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中心,欧洲国际投资创新联盟中国办事处,正式揭牌 落地梁溪科技城。
一问:梁溪为何要做强都市工业?
从国内乃至全球看,制造业回流中心城区,是趋势。部分城市一味发展服务业,其“空心化”后果已经显现。
世界银行研究团队曾做过调研,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制造业占比应在25%到30%之间。在新加坡,看上去是写字楼的建筑中,却能听到隆隆机器声。
千方百计维持一定比重的制造业,是因为这些城市认识到,有制造,才有更强的研发;有制造,服务业才会蓬勃;有制造,才能更好地稳就业。
从无锡大市看,无锡是制造业强市。这是一座城市的历史禀赋与产业基础。梁溪作为中心城区配套设施完备,更有利于吸引现代产业和高科技人才进驻,如果没有制造业,城区就会逐渐空心化。
试问,一个空心化的中心城区,何以谈老城厢复兴发展,何以谈延续盛世繁华?
从梁溪自身看,做强都市工业,招引新兴产业,一方面是自身发展所需,一个产业上有自己特色的硬核梁溪,才有未来,才能赢得发展的空间,这也是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负责。
为此,梁溪提出,通过努力,工业产值要力争破千亿规模,工业占GDP比重超15%,远期达到20%。
从去年到今年,梁溪区和梁溪科技城进一步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以投促招、招投联动,走出一条“产业+金融、基金+项目”的产业招商之路。
成功引入东方空间、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无锡)创新中心、与华为合作的无锡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抢占新的产业赛道,布局人工智能、空天产业等新兴产业。
— LIANGXI —
二问:做强都市工业
哪些产业是梁溪“主打”?
此次集中签约,是前一阶段梁溪区和梁溪科技城都市工业项目招引的一次集中“检阅”。
其中,空天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的集中签约颇为受人关注,从中也可以看到“打造一个产业新梁溪”的信心与决心。
空天产业——
一个中心城区,竟然要发展空天产业,构建空天产业生态圈?这或许是很多人之前的疑问。
梁溪,用自己的坚毅与笃定,今天可以有自信回答这个问题——是的,梁溪在打造自己的空天产业生态圈。
此次签约的空天产业项目有3个,均是带动性强的链主型企业。
分别是液体运载火箭及动力系统总部基地项目、东方空间航天动力总部项目、大型液体火箭及发动机总装、试验总部项目。
三家火箭研发、生产类企业齐聚一个城区,极为罕见,也可以看出梁溪对这些空天产业项目的“溪引力”。未来这些企业构建的空天产业生态圈将达到百亿规模。
其中,东方空间航天动力总部项目计划落地梁溪区,围绕系列火箭发动机建设航天动力总部,发展航天发动机研发、生产、试验等核心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的航天动力综合性产业基地。
近期,有个鼓舞人心的消息!东方空间于东方航天港自主设计和组织实施了两次“引力—1号”运载火箭助推分离试验。
该试验是国内首次商业航天助推分离试验。
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姚颂和彭昊旻都是业内大咖,此次均来到梁溪参加签约活动。
“我们已经成为了梁溪招商引资大使。”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姚颂表示,随着东方空间项目落地梁溪,未来将带动空天产业生态圈的卫星、火箭、飞船、芯片、新材料等相关企业和项目集聚梁溪,做强生态圈。
东方空间的空天梦想是什么呢?
姚颂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给东方空间定的目标是短期内达到中国最佳商业发射价格与能力,长期规划实现近地行星探索商业化。
随着东方空间项目的签约落地,这样的梦想也将成为梁溪的梦想。
人工智能产业——
集中签约的人工智能产业项目有6个,包括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无锡)创新中心、与华为合作的无锡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基地、软通智慧华东总部项目、极视角江苏区域总部项目、九识自动驾驶全球智能无人配送运营总部项目等。
这其中既有算力平台的建设,未来将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及本地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有自动驾驶这样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产业项目。
随着项目的纷纷落地,一个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正在梁溪加速构建。
三问:产业梁溪,底气何在?
作为中心城区,梁溪做强都市工业,有何底气与实力,未来又有着怎样的雄心与梦想?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符合梁溪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何谓梁溪特色,就是“小而精、专而新、特而强”,这是当下的梁溪结合自身实际、科学选定的产业方向。
梁溪把做强都市工业作为产业强区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高端智造、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项目的落地,要求是总部基地、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等布局,这也符合城区发展现代产业的特点。
做强都市工业,打造“产业新梁溪”,上半年的数据让人看到信心与动力。
1——6月,梁溪GDP增速7.2%,增速列全市第一。梁溪全区完成工业投资8.3亿元,同比增长40.4%,增速列全市第一;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8.8亿元,同比增长60.4%,增速列全市第一。都市工业正成为梁溪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正在夯实梁溪的产业基础。
华洋滚动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梁溪区零突破。恩纳基等4 家企业入围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目前全区累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家。
招引大项目、好项目,是发展都市工业的必然要求。
梁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大项目和产业链招商,围绕“链主”招商、“资本”招商、“上门”招商、“引熟”招商。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率队招商,全区组织各类招商考察活动60场次,举办各类签约推介活动20场次,对接洽谈产业招引项目206个。
值得关注的是,东方空间、宽腾医疗等12个重大项目涉及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多个新兴产业,更是填补梁溪产业空白。
项目为王,落地为要。
如何让项目落得更快一点?依托区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工作专班,问题导向,统筹调度项目推进情况,确保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实现重大项目快招、快落、快建、快投。
重点培育10个产业生态圈,年内落地重点产业项目100个,其中50亿元以上2个、10亿元以上8个。
做强都市工业,
需要顶层设计、系统推进。
梁溪制定产业规划,打造产业集群,构建生态圈层。出台《梁溪区关于构建“345”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全面深入推进“强链、补链、延链、造链”。
做精做强物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特色新材料等标志型产业;
提优提质集成电路、新能源、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支柱型产业;
布快布新生物医药、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等前瞻型产业。
立足梁溪自身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层级和水平,构建具有“工业上楼”特征的“345”产业集群。
发展都市工业,
无锡梁溪科技城是未来“主战场”。
作为打造无锡“一带多点”协同创新格局的重要支点、支撑区域未来发展的关键引擎,梁溪科技城把自身的发展放在无锡战略全局和梁溪发展大局中认识和定位。
今年以来,梁溪科技城重点加大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器、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产业的招引,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招引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重大项目,构建五大产业生态圈,持续提升创新浓度、创业热度、创造高度,打造地标产业。
城区要发展都市工业,
载体是关键、是基础。
梁溪区以都市工业转型提升三年行动为牵引,聚焦梁溪科技城,扬名、山北、黄巷三大工业园,盘活低效用地、加快载体建设。
到2025年前,完成新建载体200万平方米,远期达到400万平方米。
受制于寸土寸金等土地资源限制,“工业上楼”是主城区发展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梁溪着力打造“三生融合”新型产业园区,引导园区走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道路,大力实施用地盘活、出让提标等行动,加快打造高品质产业空间载体。融腾智造园、梁溪科技城凤栖湾产业社区等一批“工业上楼”园区加快建设中。
构建十大产业生态圈,
愿景很美好,但当下如何发力?
梁溪区以“345”产业为抓手,加速构建十大产业生态圈。具体实施路径是,由区分管领导任产业链链长,各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整合力量组成常态化工作专班。
每个生态圈按照“一个产业规划、一个专家智库、一支招商团队、一只产业基金、一套产业政策、一项高峰论坛”的“六个一”建设要求,“圈”住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区”动创新资源加速聚集,重塑梁溪经济地理,加快实现区域内新经济新产业共生共荣。
今天(8月7日)上午,盛会大幕开启,梁溪区都市工业项目集中签约。
对于梁溪来说,这仅仅是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心城区将是都市工业的集聚地和示范区,对于梁溪来说,一个产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然到来!
来源:无锡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