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今天是:

部门快讯

当前位置:资讯中心 >> 部门快讯

文史故事 | 梁溪民族工商先贤薛明剑

发布时间:2025-07-31 09:15      来源:区档案史志馆      选择阅读字号:[ ]     

  在梁溪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程中,薛明剑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他原名薛萼培,1895 年生于无锡玉祁镇,以其非凡的智慧、无畏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横跨实业、文教、市政三界,成为梁溪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人物,在时代的浪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一、少年立志,投身家国大业

  薛明剑年少时便展现出非凡的志向与担当。他先后就读于东林学堂和复旦中学,然而家乡频发的水患致使家境窘迫,他不得不辍学。17 岁那年,他毅然追随父亲薛华阁投笔从戎,投身革命军围困南京之役,随后加入同盟会,并更名为“明剑”,寓意“以剑除虏”,彰显出他反清救国的赤诚之志。

  辛亥革命后,薛明剑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泰伯市第一小学、公益工商中学等校任教。担任泰伯市一小校长期间,他亲自教导年幼的四弟薛萼果(即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他满怀热忱,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实践能力,为国家的未来培育栋梁之才。

  二、文教先驱,播撒智慧火种

  薛明剑是梁溪文教领域的先驱者。1919 年,他与夫人李钟瑞创办《无锡指南》,这份刊物得到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刊名,被誉为“无锡第一张现代城市名片”。它首次系统地向世界推介无锡的工商文明与人文底蕴,在 1920 年至 1947 年间累计再版 18 次,成为研究近代无锡的重要文献。1923 年创办的《无锡杂志》,则成为他践行社会改良的思想阵地。

  

  

  

孙中山先生所题“无锡指南”四字

  在工业领域,他同样重视文教事业。在申新三厂,他开辟“劳工自治区”,建设工人新村、子弟学校、夜校等设施,早于日本“造村运动”40 年,并提出“工业利润 15%反哺农村”的理念,得到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的关注与支持。他在《农村改进特辑》中首创“合作社 + 学堂 + 诊疗站”的乡村建设模式,使玉祁镇粮食亩产三年内从200斤跃升至580斤,比晏阳初定县实验、梁漱溟邹平探索早5年。

  薛明剑一生秉持“教育为立国之本”的理念,历任多所学校教师、校长,还担任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兼职教授。1947 年参与筹建江南大学并任校董,为充实师资,他将在复旦大学任教的长女薛禹谷引入江南大学。薛禹谷不仅治学严谨,还以地下党员身份组织学生运动,为无锡解放事业埋下火种。对于晚辈教育,薛明剑也身体力行,70 多岁高龄时仍为孙子选购数理教材并附信勉励,还于 1946 年设立“允合奖学金”,成为无锡民间教育资助的典范。

  三、实业巨擘,助力民族工业

  1919 年,薛明剑应荣宗敬、荣德生之邀,出任无锡申新三厂总管理处处长,主导梁溪河畔现代化纺织厂建设。他引入欧美设备,推行科学管理,首创“工余教育制”,在厂区划出 1/3 土地建设工人福利设施,使申新三厂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劳工社区”,其经验被国民政府定为全国“劳工教育试验区”范本。由申新三厂发展而来的无锡一棉,至今仍是全球纺织业标杆。

  在荣氏事业的关键节点,薛明剑屡建奇功。1934 年,申新总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他多方奔走,拜访政要和各界人士,并得到申报史量才等社会名流的声援,成功打消政府将公司收归国有的动议;1935 年力阻申新七厂被外资并购,保住民族工业命脉;1946 年荣德生遭绑架时,他周旋于政商各界,成功组织营救。他还参与张謇发起的“苏社”,共商实业救国大计,在荣氏兄弟创办学校、建桥铺路等社会事业中,薛明剑任监督、理财务,事必躬亲。此外,他还主持建造了无锡第一个公共体育场,架设了无锡第一家(抗日)广播电台,组建了全国第一家生产碳酸钙的企业——允利化学工业公司。1949 年,受无锡市顾风市长委托,薛明剑作为无锡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赴沪,协助接收旧政权工业方面的工作。

  

  四、抗战勇士,彰显铁血担当

  “九·一八事变”后,薛明剑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担任无锡各界抗日救国会经济保管委员,组织申新三厂工人成立抗日救国会及抗日义勇军。1932 年“一·二八事变”爆发,他与钱孙卿等组织国难委员会,募捐钱物支援第 19 路军将士。1935 年,他赴泰山拜会冯玉祥,共商抗日大计。

  

  淞沪会战后,任第三战区无锡办事处处长的薛明剑,将自家修宅资金用于协助第三战区司令部建立指挥所,并经常随同冯玉祥将军赴前线视察。他还带领救护队抢救伤员,组织抓捕特务、汉奸,筹集军需物资支援前线。无锡沦陷后,他遭日军通缉,产业被查封,但他毫不退缩。在重庆,他任荣氏公益机器厂和复兴机器厂经理,创办 20 多家企业,统筹战时物资生产,获国民政府“胜利勋章”。返乡后,他捐田兴建学校、图书馆,创办发电厂,主持修建水利工程,造福乡梓。

  五、家族传承,精神永续流芳

  薛明剑以“耕读传家”为训,后辈人才辈出。长子薛禹言深耕化工领域,多次出席市人民代表大会;长女薛禹谷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所长,无锡地下党重要成员;三女薛禹闰参与创办招商银行;四子薛禹易是美国休斯顿大学超导实验室主任、终身教授;五子薛禹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小女薛禹选保家卫国,后在核工业部地质总局任研究员级高工;长孙薛中川是国际造船学界著名专家。更有二十余位后辈在教育、科研、金融领域成为领军人物,延续着“教育兴家”的优良传统。

  薛明剑一生手不释卷,14 岁起坚持写日记 60 年,留下 40 余部著作及《薛明剑文集》四卷,系统记录无锡近代变迁。他还精于装裱书画、收藏邮品方志,为无锡博物院留存许多珍贵史料。

  1980 年 4 月 12 日,薛明剑在上海逝世,赵祖康等政要及各界代表百余人送别,中国新闻社发电讯报道追悼会,致敬这位“无锡现代化的播种者”。如今,站在他诞辰 130 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无锡的繁荣昌盛正是对他“实业奠基、文教铸魂、家国同心”精神的最好告慰。薛明剑的一生,是为国家和社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人们在现代化征程中奋勇向前。